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党史故事

周恩来纪念馆:这里有人民心中的丰碑

来源:新华日报 时间:2021-07-09 作者:江苏卫生人才网 浏览量:

2107080741286958392.png

正值盛夏,周恩来纪念馆,人工湖成片的红荷已经盛放。近几天,绵绵细雨也挡不住络绎不绝的参观者。“今年我们已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,对外开展宣讲30余场,观众5000多人次。这里,从来没有淡季。”周恩来纪念馆副馆长施春生说。

周恩来纪念馆坐落于淮安桃花垠,馆区整体由一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、一座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以及周围环形绿地组成,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,其中70%为水面。远远望去,高26米的主馆像是过去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,象征着人民总理为人民的“孺子牛”精神。细看主馆,又形似以前苏北大运河边常见的待渡亭。当年,12岁的周恩来正是从这样的待渡亭登船北上。北上的周恩来开启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后,将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,直至1976年逝世于北京,66年间再也没有回过家乡。

满是补丁的中山装、反复修补的皮凉鞋、总理病榻上的书桌、批阅过的文件、一只由飞机残骸制作的笔筒……4万多件珍贵藏品、一千多件等级文物,33套、76件国家一级文物,展品无言,每年却有超百万的瞻仰者从全国各地赶来,从中寻觅周总理的精神印记、汲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。

由周总理制定的“我的修养原则”和《告亲戚朋友》的“十条家规”为人熟知,也是馆藏的重要展品之一。“十条家规”包括: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;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;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;不得用招待券看戏;不许请客送礼;不许动用公家汽车;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,不要别人代办;生活艰苦朴素;不许说出与总理的关系来炫耀自己;不谋私利,不搞特殊化等。

为政之要,曰公与清。周恩来不仅要求亲属将这些规矩落到实处,自己也带头表率,甚至“衣锦不还乡”。1961年9月,周恩来在庐山开会时,曾对其亲属说:“现在不能回去。一回去就找麻烦,亲戚们全找来了。我满足不了他们。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,我再回去。”

1986年,经中宣部批准,周恩来纪念馆选址在淮安区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——在此建馆无需占用耕地和搬迁居民,符合周总理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。自1992年1月6日落成开放以来,周恩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4000多万人次。

位于仿中南海西花厅前的周恩来铜像广场,是瞻仰者们最喜欢的留影地点。7.8米高的周恩来铜像高高矗立,他身着中山装,双手叉腰,面带微笑、神色自信泰然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1974年,罹患膀胱癌的周恩来一度被折磨至体重61斤。尽管如此,在1974年1月至5月共计139天的时间里,他仍有126天坚持工作12小时以上。没有遗产、没有子嗣,甚至没有留下骨灰和墓碑,他却在人民心里留下一座永远的丰碑。


分享到:

Copyright C 200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服务中心(江苏省医学考试中心)   

Copyright C 2002-2023 jswsrc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人才服务许可证:苏人中介第(2007)002号   苏ICP备18069929号-1  

联系技术支持 QQ2437502008

用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