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口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的起点。1919年初,毛泽东从北京去上海,曾经过浦口。当时的浦口,有一座浦镇机厂,1916年,福建福州人王荷波在这里做钳工。此前,他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海参崴做过苦力,在日本人开办的大连铁道工场干过劳工。
这位好学的工人在工余间隙,利用边角废料制作了一个便于拆卸携带的烛台。伴着烛光,王荷波阅读了《劳动界》《劳动音》《新青年》等进步刊物,他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:工人只有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才有力量。政治上的觉醒使他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。
工人出身的王荷波与其他工友有着共同的生活体验,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启发和引导工人。1921年3月14日,浦镇机厂工会成立,王荷波被选为会长。他热心为工人办事,深得工人爱戴。在他40岁生日那天,工友们抬着一块写有“品重柱石”4个金色大字的木匾来到工会,表达对他的敬意。1922年6月,王荷波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对这样一位有着纯正工人身份的党员,党高度重视,他也迅速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领导人。
1923年2月1日是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的日子,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达到第一次高潮。王荷波前去参加成立大会。但军阀吴佩孚派出军警镇压。危急时刻,王荷波赶回浦镇,发动“两浦”工人罢工声援京汉铁路工人。2月8日,王荷波手执红旗,率领几百名工人冲向浦镇车站南口,站在铁轨中间, 扑向冰冷的钢轨并卧倒在轨道中。军阀齐燮元无奈,被迫答应王荷波代表工人提出的“提高工人一成的工资,保障工人集会自由”等部分要求。
此后不久,王荷波告别了浦镇机厂,到中共中央任职。党的三大上,王荷波成为中央委员,不久被增补为中央局委员,中央局由陈独秀、毛泽东、罗章龙、蔡和森、王荷波5人组成,王荷波是唯一的工人党员,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。
1927年10月,王荷波被军阀逮捕,11月11日,在北京安定门外箭楼不幸遇害。临刑前,他唯一的嘱托是他的子女千万别走和他相反的道路。1949年,周恩来总理为被他尊称为“福州大哥”的王荷波主祭,烈士的遗骸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。
【专家点评】 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成员,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李继锋:在党初创的时候,党员几乎都是知识分子,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后,为工人阶级而战。而王荷波有着纯正工人身份,而且集工人阶级的优点于一身,是当时党内稀缺政治资源。领导罢工时,他身先士卒,勇气感人。与工友水乳交融,倾心为工人谋福利,身居高位仍严于律己,不忘初心,堪称楷模。
Copyright C 200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服务中心(江苏省医学考试中心)
Copyright C 2002-2023 jswsrc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人才服务许可证:苏人中介第(2007)002号 苏ICP备18069929号-1
联系技术支持 QQ243750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