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病就想往大医院跑,有这样观念的人不在少数。其实,作为健康“哨点”的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随着软硬件的不断提升,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以满足居民“家门口”的就医需求。近日,江苏多地的基层及医疗机构“上新”了不少暖心举措,一起来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《零距离》栏目的报道。
硬件提升补短板,定点帮扶助力综合诊治中心建设
在扬州市广陵区汤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镜中心,医生丁治花正在为患者做息肉切除手术。患者介绍,以前看这样的病,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大医院,如今,在社区就能解决问题,医生技术与服务也很好,方便太多了。
把求医的居民留在“家门口”,医疗机构的硬件提升是关键。为此,扬州在基层社区医院,特别是乡镇卫生院,推进综合诊治中心建设,以汤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,通过广泛调研,目前已落成消化内镜诊疗中心、康复训练中心等居民迫切需要的健康“前哨”,医疗条件逐步“追赶”上了大医院,获得了居民的认可。
一些患者介绍,在社区医院就诊比较方便,医保报销比例比大医院高,花钱实在。在这里,不仅有本院的医生坐诊,还有上级三甲医院,像苏北人民医院的医生定期前来驻点帮扶。
方便上班族寻医问诊,多学科夜间门诊正式开诊
下了班回到家附近,想看门诊却早就关门了,急诊也没有这些学科怎么办?近日,在盐城建湖,当地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夜间门诊正式开诊,精准服务上班族。下午六点,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马先生来此进行康复锻炼,他说,因久坐办公,颈肩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大半年,之前想治疗还得专门请假。现在,夜间门诊打开了就医时间差,对他们这样有需求的人群更方便了。
建湖县人民医院的康复科夜门诊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7:30到19:30,涵盖颈肩腰腿痛康复、运动损伤康复及骨科术后康复等多种常见康复需求。
盐城建湖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董海燕说:“医学康复更重视系统化、个性化,不止步于缓解疼痛,借助夜间门诊,还要帮助患者找到问题的根源,养成健康的习惯,从根本上减少复发。”
推进分级诊疗,江苏基层诊疗量占比达56.85%
截至2024年底,全省新增社区医院114家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相关功能中心100个,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医师2.3万人,基层诊疗量占比达56.85%。加大基层诊疗不代表只能在基层诊疗,江苏也逐步构建出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。
荔枝锐评:
把准“脉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让居民“近”享优质服务
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医疗改革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:实施基层卫生的强基工程,力争实现小病不出县乡,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。让群众在“家门口”看得上病、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,这需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高质量做好医疗资源下沉、便民措施优化、医疗保障强化等工作。提升基层医院硬件设施是基础,同时,充实基层医疗人才是关键,否则,基层医院拥有再先进的设备,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。如何让基层医生“学得上”、让基层医生“愿留下”、让医疗专家“下得来”,这都需要医院、高校、主管部门联合发力。同时,也要打造“主动服务”模式,通过“家庭医生+专科医联体”模式的试点和推广,让基层医疗从“被动就医”向“主动健康管理”转变。
来源:健康江苏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
Copyright C 200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服务中心(江苏省医学考试中心)
Copyright C 2002-2023 jswsrc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人才服务许可证:苏人中介第(2007)002号 苏ICP备18069929号-1
联系技术支持 QQ2437502008